张应龙:治沙“愚公” 让大漠披“绿装”
历经20年,曾经的黄沙滚滚、遮天蔽日,化作今天的绿草如茵、树影婆娑。在神木市锦界镇秃尾河源区圪丑沟流域沟掌治沙造林基地,治沙“愚公”张应龙用心血和汗水在毛乌素沙地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走廊。他的治沙故事,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最生动的注脚。
(资料图片)
外企高管变身治沙“愚公”
张应龙是陕西省神木市人,在从事治沙前,当过老师、公务员和外企高管。2002年,他辞去薪水不菲的外企高管职务,承包了位于神木市锦界镇圪丑沟一块42.8万亩的无人荒沙,一头扎进了毛乌素沙地,开始了漫长的治沙之路。
“最大的困难就是对抗孤独。”张应龙坦言,为了治沙,他独自困守沙区,家人不理解,朋友疏远,社会上非议纷纷。他花光了个人积蓄,卖掉了县城房产,变得一贫如洗。最窘迫的时候,口袋里只剩下50元钱。即便如此,张应龙还是“一根筋”,从修路开始,一步步向沙地进发。
20年的苦心经营,张应龙从林业“门外汉”变成治沙专家,完成荒沙治理面积已经达到42万亩,管护面积达50万亩,治理区林草覆盖度从3%提高到65%。在他的治理区,生态条件已有很大改观,局部小气候明显改善,野生动植物种群逐年增加,水源涵养能力逐渐提高。
取法自然,探索治沙造林新方法
多年的治沙经历,让张应龙练就一套独特的治沙妙法。他提出了毛乌素沙地治理的三个阶段,即防沙治沙、护沙用沙和生态循环模式的建立。
张应龙说:“我们初期目标达到沙漠稳定,中期目标达到有效保护与产业形成,终极目标实现生态、居民、产业循环利用发展。”
遵循这一目标,张应龙创新了混交造林模式、生态经济林模式、种九留一模式、十年龄樟子松林下绵羊轮牧模式、林业秸秆与林区有机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利用模式、林下食用菌天然生长模式等,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初显成效。
他主持研发的长柄扁桃原料已开发出食用油、配方添加油、化妆品基础油、饲料添加剂等多款产品,吸引日本、澳大利亚、德国等国研究人员研究开发。
传播理念,引导全民公益治沙
张应龙非常注重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治理荒沙,发起组建的神木市生态协会现有会员600多名,会员涉及国内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及日、韩等5个国家。创办了“神木生态网站”“神木生态”微信公众号,参与创办了陕西省《音乐天地·生态音乐版》月刊。
此外,张应龙积极组织开展文化公益交流活动。连续8年组织开展保护秃尾河公益植树活动,累计参加人数8000多人次,栽植15万株。开展生态文化交流活动,累计接待日、韩、德、香港公益组织、科研学者200多人次,接待国内公益组织、中省市林业部门、科研院所、领导与专家学者,调研、参观考察900多人次。先后成功举办“中日沙漠治理高层论坛”“中日沙漠经济植物研究论坛”“中日生态文化论坛”。热情接待大中学校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,接待国内外大、中学学生30多次700多人,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交流活动。开展生态文化主题活动,先后与中外多家媒体合作拍摄了《毛乌素沙漠寻宝记》“勇者无畏—穿越秦直道”等专题节目。与陕西省质监局举行了“重德尚礼、与善同行——穿越沙漠,共建绿洲”活动。2013年以张应龙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《五月花开》,在中央电视台8套播出。
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,从种树选种的尝试到科技手段的引入,张应龙蹚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、治沙与治穷同步的新路,探索出了“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、社会和农民市场化参与、技术持续化创新”的独有模式,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科学论断给出了生动诠释,为生态文明建设拓展了实现路径。因治沙造林事迹突出,张应龙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奖章、全国防沙治沙标兵、全国劳动模范、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、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。(记者 许鹏)
关键词: